“火电水电哪个多?”这个问题,听起来好像是想知道装机容量,或是发电量哪个大。但要我说,这得看你在哪个时间点、从哪个角度去看了。很多时候,大家上来就问个数字,觉得一锤定音,其实里头门道可不少,有时候还真就看出来谁更“多”了,但不光是发电量的多,还有对环境的影响,以及投入产出比的“多”。
单从发电量上看,我国火电的体量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大的,这主要是因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,起步也早,技术成熟,是保障电力供应的“压舱石”。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那些年,对电力的需求简直是爆炸式的增长,火电是最能快速响应、大规模供电的选择。你走在路上,看到那些高耸的烟囱,其实就是火电厂的标志,它们昼夜不停地运转,为城市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电力。
而水电,虽然是清洁能源,但受地理条件限制非常大。我国的水能资源确实很丰富,尤其是在西南地区,长江、黄河、澜沧江等流域,一座座大型水电站,比如三峡,是响当当的名片。但即便如此,水电的建设周期长,投资巨大,而且受来水情况的影响,发电量有季节性波动,丰水期发电量巨大,枯水期就得靠边站了。所以,即便发电总量也不小,但它的“稳定性”和“大规模即时可调性”上,跟火电比起来,还是有差距的。
这么多年下来,火电在总发电量上,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。但你得注意,这个“多”也在发生变化。国家在大力发展清洁能源,尤其是一些新的技术,比如更高效的超超临界机组,也在努力降低火电的碳排放。所以,数字上的“多”,有时候也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结果。
我们聊“哪个多”,还得看看背后的资源支撑。火电,顾名思义,主要依靠煤炭。我国虽然煤炭储量不少,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,以及国内能源结构的调整,对煤炭的依赖性也在逐步降低。而且,煤炭的开采、运输、燃烧,都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,比如空气污染、碳排放,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正视的“代价”。
而水电,则依赖于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地形。这是一种非常清洁的能源,发电过程中几乎没有污染物排放,而且水库还能起到防洪、灌溉、航运等综合效益。但是,大型水电站的建设,对生态环境也会造成一定影响,比如改变河流的生态系统,对鱼类迁徙可能产生影响,还有库区移民等问题,这些都是需要审慎考虑的。所以,“多”与“少”,也不能仅仅看发电量,还得看它背后的资源禀赋和环境考量。
我之前接触过一些项目,有一次在西北地区,那里风电、光伏发展得很快,但遇上没有风、没有日照的时候,还得靠远方送来的电力,而那些电力的主要来源,很多还是背后的火电。这种区域性的电力互济,就更能看出不同能源的特点和优势了。在某些地区,为了保证供电的稳定性,火电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即便当地风电光伏装机量很大,但“能有多大能力提供稳定、可靠的电力”,这才是关键。
现在大家关心“火电水电哪个多”,更多的是在想未来的能源结构。大家都知道,中国正在大力推动能源的清洁化、低碳化转型。这几年,新能源发展的速度非常快,特别是风电和光伏,装机容量增长惊人,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。很多时候,我们看到新闻报道,新能源发电量屡创新高,已经能覆盖很大一部分的用电需求。
水电作为成熟的清洁能源,其开发潜力也在不断挖掘,尤其是一些小水电的改造升级,以及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,都在为电网提供更灵活的支撑。抽水蓄能电站,简单说就是把水抽上去,在用电低谷的时候储存起来,在用电高峰的时候放下来发电,它就像一个巨大的“充电宝”,对于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,作用非常大。
火电虽然在总量上可能短期内仍然“多”,但它的角色正在发生转变。未来,它更多会作为一种“兜底”或者“调峰”的力量存在,而且要发展更清洁、更高效的火电技术,比如碳捕集、利用与封存(CCUS)等。因此,如果问的是“哪个发电量zuida”,可能火电还在前列,但如果问的是“哪个在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比会越来越大,而且是绿色转型的主力”,那答案无疑是新能源,其中水电也是重要的一员。
在电力调度和规划层面,我们考虑的远不止一个简单的“多”字。电网的运行,需要考虑电源的可靠性、稳定性、灵活性,还有成本效益。比如,当风力发电量很高的时候,为了保证电网不崩溃,可能会需要削减一部分风电,同时增加火电的出力来稳定频率。反过来,在风电、光伏出力不足的时候,水电的调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我记得有一次,在一次大范围的负荷预测偏差后,某天的电网运行就非常紧张。当时,好几个地区的风电出力远低于预期,而又碰上一个用电高峰期。这时候,调度人员就像在走钢丝,一边要保证供应,一边要维持电网的稳定。这时候,水电站的灵活调度就发挥了关键作用,它们能够快速响应指令,增加发电量,弥补了新能源出力不足的缺口。那一刻,我深切感受到,水电的“价值”,不完全体现在它发电量有多“多”,更体现在它关键时刻的“靠得住”。
所以,回到“火电水电哪个多”这个问题,我更愿意说,它们各有侧重,也都在为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。但从未来的方向来看,随着清洁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下降,水电和新能源的“多”,将会是绝对数量和在能源结构中的重要性的双重提升。而火电,则会在更清洁、更高效的方向上,扮演着一个支持性的角色。
下一篇
已是最新文章